一、学前准备阶段(提高自我效能感,即认知上的可信度)
1、回想自己成功的经历,回忆自己在学习中快乐的经验,只是在学习中获得的!!!
2、评价,对当前的某个学科进行清晰的评价并把目标细化,
3、找同类,找与你情况相似并且成功的案例,用来激励自己,有一个可学习的榜样,自己便更有信心,更能坚持。
4、要做一个成果导向而不是心情导向的人。成果导向,就是把学习当做一个过程,从中获得反馈。学习只是达到某种目的的形式,要知道学习重要的原因。以学习为手段想要获得什么,思考自己学习的目的
![](https://pics0.baidu.com/feed/1f178a82b9014a90aa7c58182526c814b21beea9.jpeg)
二、知识积累阶段(提高新奇度)
1、对知识不感冒时,重心转移至研究思考。不要直接强迫自己去学习自己不想学的事,通过研究思考,我们可能会更容易接受它。
2、避免″完美"时间计划表,不要以时间衡量学习成效。过度的时间束缚,会让自己产生压迫感,失去对学习的兴趣。
3、每天时间安排尽量规律,如果可能的话,养成计时好习惯。不要经常更换学习科目,也不要过度依赖碎片时间学习。学习最好是保持一种稳定的状态,人在这个情况下往往会更容易忽视时间的流逝,不知不觉中自己便坚持下来了。
4、把分散自己注意力的东西关进小黑屋,也可以把分散注意力的东西用来奖励。
5、把经常用到的知识进行运用。学到的东西经常运用,知行合一。
![](https://pics0.baidu.com/feed/30adcbef76094b3616c61105289d8ddf8c109d5e.jpeg)
三、练习倦怠阶段(追问,找到自己的缺口)
1、把困难学习内容安排在前,娱乐安排在一天最后的缺口。
2、重新规划,类似于计划清理(包括目标回顾,任务删除,事项迁移)。也可以状态切换(整理收藏夹/读书与摘录)
3、转移注意力(可以休息,还有培养你热爱的兴趣爱好,也可以看轻松且内容独立的剧)
4、学习一段时间后有产生厌学是因为没有得到正反馈,甚至可能会得到负反馈。因此我们可以延迟满足感,好东西压箱底,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放在后面。另外,失败告诉自己失败不是结果,只是一个普通的过程。
5、学习焦虑焦躁,不要太怪自己,想自己做过最专注的事情,用到上面,专注一件事,培养自己专注的能力
6、找到自己遇到挫折最想看的一本书,心灵治愈之书
![](https://pics2.baidu.com/feed/21a4462309f7905239ca6e0e83a226cc7acbd585.jpeg)